×

首页> 最新动态> 业界动态 >正文

国际铜期货上市满两年 产业参与渐入佳境

发布日期:2022-11-24

2022年11月19日,INE国际铜期货上市满两年。两年来,这位铜期货市场的“新生代”选手逐渐崭露头角,被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交易者所熟知,企业开始将其纳入套期保值“工具箱”,并尝试将其价格作为铜跨境现货贸易合同的定价基准。国际铜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国际铜期货携手沪铜期货,以“双合约”模式共同服务境内外交易者和产业机构,同时铜期权和标准仓单交易进一步丰富了铜衍生品市场层次,使中国铜工业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最快、应对国际市场冲击能力最强的工业行业。

 

产业持仓规模提升显著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国际铜期货上市两年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业务衔接顺畅,功能逐渐发挥,对境内外铜产业链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国际铜期货累计成交477万手,同比增长17%;累计成交金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日均持仓量2万手,同比增长21%。

 

上市两年来,国际铜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法人客户持仓和交易占比较高。据上期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交易所立足国际铜期货运行的实际情况,试点开展“一路铜行”项目,聚焦提升产业客户参与程度,鼓励会员单位更好服务实体企业。项目开展期间,国际铜期货累计持仓量同比增长41%,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长32%,产业客户持仓规模实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境外交易者已顺利参与国际铜期货交易、交割、仓单质押的全流程,今年9月QFII/RQFII获批参与国际铜期货交易后,市场投资者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服务国际铜期货市场两年来,我们确实感受到一些市场变化。”金瑞期货总经理侯心强告诉记者,一是国际铜期货市场成熟度逐步提升,产业客户参与比例较上市初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二是国际铜期货在风险管理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更加良好的市场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实体企业在贸易环节尝试使用国际铜定价,为铜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国际铜期货与沪铜期货的相关性也有所提升。与2021年相比,2022年国际铜期货与沪铜期货的相关性提升0.67个百分点,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地利用国际铜期货进行套利或者套保。

 

服务产业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际铜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以及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我们向实体企业推广国际铜品种时,已经从初期的以科普品种知识为主逐渐向注重实际应用转变。”侯心强向记者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在国际铜期货市场中,产业贸易商参与最多,其次是冶炼和加工企业。而他们参与国际铜期货主要为满足三大需求:一是保值需求,二是套利需求,三是交割需求。

 

“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沪铜绝对价格与月差结构、沪铜和伦铜的跨市价差波动较为剧烈,客户对国际铜期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利用国际铜期货进行套利和保值均有提升。”

 

在保值方面,沪铜期货今年下半年月差结构走阔,保值的产业客户在布局空头头寸和移仓时面临损失,而国际铜期货的月差结构相对平稳,客户运用国际铜期货保值的反馈比较积极。

 

与此同时,今年市场套利方面的需求也有增加。国际铜期货上市以来持仓量提升显著,能够支持检验套利策略有效性的交易、行情数据慢慢积累起来,客户开始增加对国际铜市场套利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而且,国际铜期货的人民币计价属性有助于套利客户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前提下抓住国内外市场的价差收益。

 

除此之外,国际铜期货的可交割资源也在不断扩充,给有实际交割需求的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及更多的选择,企业参与国际铜交割也逐渐步入正轨。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末,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该公司首批3000吨国际铜的交割工作。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以来,随着电铜价格快速走强,公司对市场波动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分析价格走势、综合考量国内外供需情况,预判国内外价差会进一步倒挂,从而作出继续加大出口力度的销售策略。

 

“为避免海运物流挤兑而错失市场良机,我们果断选择国际铜交割作为常规出口的有效补充。在市场成交并不活跃的情况下,商务部门分步布局套利头寸,实现平均无税价差1100元/吨,为公司的电铜销售开辟了一条新路,并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前提下抓住了国内外市场的价差收益。”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国际铜期货和沪铜期货的交割品实现统一,这有助于国际铜期货与沪铜期货在“双合约模式”下更好联动,产业客户对两个市场不同交割品级的顾虑消除了。同时,沪铜期货交割品级的提升也有助于推进国内铜期货、现货两个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助于增强国内铜期货的市场影响力。

 

产业企业参与逐渐深入

 

国际铜期货上市两年来,产业企业不断深化对这一新工具的认识,从初步参与市场交易与交割,到尝试运用其价格作为境内外贸易定价基准,参与正在逐渐深入。

 

建发(上海)有限公司有色金属部副经理张玺向记者表示,国际铜期货上市后,公司就一直关注着合约情况,并在去年3月第一次交割前后,开始尝试参与国际铜期货市场交易。“在逐渐熟悉合约规则及参与要求后,我们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参与仓单的注册和注销,由境外拉货入保税区注册仓单以及买入交割仓单注销后报关进口至境内市场,目前已逐步成为常规操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张玺认为国际铜期货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工具,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介于LME期铜市场与沪铜期货市场之间的中间地带,能够有效抑制境内外两个市场价差的非理性波动。“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这两年来,得益于国际铜期货市场的出现,境内外市场区域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正在变少,地区价格差回归更加有效。”

 

他告诉记者,国际铜期货市场可以更加有效地通过贸易手段改善不同时期、不同市场的供需平衡。特别是在交易所不断完善可交割品牌和仓库认证后,国际铜期货的价格走势基本上可以很好地反映保税区的铜供需情况,为产业企业的价格判断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细化的参考。

 

“对于一个上市仅两年的品种,我们认为国际铜期货已经打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虽然短时间内在市场规模和应用上还不能与沪铜、LME期铜市场相比,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性交易市场,尤其是对于企业跨境业务来说,国际铜期货是一个不错的套保工具。”他认为,未来随着国际铜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越来越充足,产业企业大规模采用国际铜期货作为贸易基准定价的前景值得期待。

 

对于提升国际铜期货产业客户的参与深度和广度,侯心强认为,一方面需要优化投资者交割流程时的体验,由于国际铜期货不含税、保税交割的特殊性,目前企业在实际交割过程中仍需与税务局、外管局、银行做好相关沟通,特别是在卖出交割时还需要提前联系税务局申请零税率税票;另一方面,建议在适当时机对标LME市场延长国际铜期货交易时间。“因为国际铜期货对国内企业来说,能起到一定替代外盘的作用。在产业企业实际应用中,企业希望交易时间能对标LME,以便于更好地与外盘价格形成联动。”

 

转自《期货日报》记者 董依菲